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鼠注意定势转移任务模型的深入研究:种系和检测程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原三娜1; 罗晓敏1; 张帆1; 邵枫1; 王玮文1
刊名心理学报
出版日期2014
期号12页码:1805-1813
通讯作者邮箱wangww@psych.ac.cn
关键词认知灵活性 注意定势转移任务 种系差异 逆反学习 外维度定势转移
ISSN号0439-755X
其他题名Further Study on the Attentional Set-shifting Task in Rats: Effects of Strain and Testing Protocol
通讯作者王玮文
中文摘要注意定势转移任务(attentional set-shifting task, AST)可用于特异性检测啮齿类动物前额叶皮层及其皮层下神经通路介导的认知灵活性, 是目前研究认知灵活性及其障碍神经基础的重要模型。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大鼠种系和检测程序差异对 AST 结果的影响。 通过比较 Wistar 和 Sprague Dawley (SD)两个种系大鼠在七阶段和五阶段两种 AST 检测程序中的认知表现, 研究发现:(1) SD 和 Wistar 大鼠前额叶认知功能存在差异,后者的总体认知表现优于前者。尤其是 Wistar 大鼠在逆反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及错误率显著低于 SD大鼠, 表明 Wistar 大鼠具有更高的策略转换灵活性。(2)在 AST 测试中逆反学习和外维度定势转移是认知灵活性评价的核心指标。这两种认知转换过程分别以前期策略和注意定势建立为基础。结果显示在两种 AST检测程序中 Wistar 和 SD 大鼠在逆反学习和/或外维度定势转移等复杂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和错误率均高于其它简单关联学习阶段, 表明在目前实验条件下大鼠均表现出定势形成和转换困难的反应模式, 不同认知反应间的结构关系具有稳定性。这些结果提示大鼠前额叶皮质介导的认知灵活性存在种系差异, AST 各阶段认知反应间的结构效度不受目前使用的大鼠种系和检测程序差异的影响, 扩展了对 AST 模型的认识。
学科主题生理心理学/生物心理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309317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14481]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北京大学心理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原三娜,罗晓敏,张帆,等. 大鼠注意定势转移任务模型的深入研究:种系和检测程序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4(12):1805-1813.
APA 原三娜,罗晓敏,张帆,邵枫,&王玮文.(2014).大鼠注意定势转移任务模型的深入研究:种系和检测程序的影响.心理学报(12),1805-1813.
MLA 原三娜,et al."大鼠注意定势转移任务模型的深入研究:种系和检测程序的影响".心理学报 .12(2014):1805-18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