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张兴利1 ; 李晓燕1 ; 柳铭心1 ; 施建农1 ; 刘正奎1
|
| 刊名 | 心理科学进展
![]() |
| 出版日期 | 2015 |
| 期号 | 2页码:168-174 |
| 关键词 | 孤儿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发展 认知神经 心理援助 |
| ISSN号 | 1671-3710 |
| 其他题名 |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the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of PTSD among Orphans after Major Disaster |
| 中文摘要 | 灾后孤儿亲历双重重大创伤,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高发群体;同时,巨大创伤对其认知功能和行为模式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拟以灾后孤儿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PTSD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具体如下:(1)采用序列研究设计,展开灾后孤儿PTSD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其PTSD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时程特点;(2)展开横断研究,考察灾后孤儿认知发展特点,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其PTSD发生发展的心理行为机制;(3)采用眼动和脑电技术展开比较研究,考察罹患PTSD孤儿的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将对今后的灾后孤儿安置及心理援助提供科学建议;为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干预、制定心理干预的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力争为今后孤儿的创伤心理的诊断、干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指标和方法。 |
| 学科主题 | 创伤心理学 |
| 收录类别 | CSCD |
| 语种 | 中文 |
| CSCD记录号 | CSCD:5365983 |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15102] ![]()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4.Aalbor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Learning and Philosophy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兴利,李晓燕,柳铭心,等. 灾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168-174. |
| APA | 张兴利,李晓燕,柳铭心,施建农,&刘正奎.(2015).灾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168-174. |
| MLA | 张兴利,et al."灾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2(2015):168-17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