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源区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永刚 ; 李彩梅 ; 秦作栋 ; 邹松兵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4 |
期号 | 06页码:2108-2113 |
关键词 | 同位素 水文过程 景观带 水化学 汾河源区 |
中文摘要 | 目前水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研究还非常薄弱.针对山西汾河流域水环境恶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水问题.应用同位素示踪、水文地质勘察、水化学信号等研究方法,揭示汾河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结果表明,汾河水源区亚高山草甸带与中高山森林带是汾河源区主要径流形成区,而疏林灌丛带与山地草原带在时间上滞后了雨季降水的汇集.源区径流主要由降雨、地下水、积雪和冻土融水混合补给.流域内降水很少直接产生地表径流补给河流,而是经过各景观带下渗,转换成壤中流、孔/裂隙水或地下径流,最终汇入河道,完成补径排水文过程.这一研究可为汾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的遏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以期实现山西清水复流和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 |
收录类别 | CSCD |
公开日期 | 2015-12-24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303]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永刚,李彩梅,秦作栋,等. 汾河源区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研究[J]. 环境科学,2014(06):2108-2113. |
APA | 杨永刚,李彩梅,秦作栋,&邹松兵.(2014).汾河源区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研究.环境科学(06),2108-2113. |
MLA | 杨永刚,et al."汾河源区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研究".环境科学 .06(2014):2108-2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