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区生态重建与恢复:腾格里沙漠土壤水分与植被承载力的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荣 ; 张志山 ; 谭会娟 ; 高艳红 ; 刘立超 ; 王新平
刊名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出版日期2014
期号03页码:257-266
关键词沙区 植物固沙 人工植被演替 土壤水分动态 植被承载力
中文摘要我国北方风沙危害的主要防治区包括贺兰山以东沙地和以西的沙漠、绿洲和沙漠与荒漠草原过渡区,约3.2×105 km2.植被重建与恢复是该区遏制风沙危害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途径.基于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50余年的长期生态学研究,发现重建植被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和时空再分配改变了原来沙丘系统的水循环特征,在给定的区域降水条件下,土壤水的时空动态与重建植被动态密切相关;指出沙区水文过程的长期改变驱动着人工植被的演替;探讨了降水小于200 mm风沙区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和植物固沙的模式.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5-12-24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460]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新荣,张志山,谭会娟,等. 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区生态重建与恢复:腾格里沙漠土壤水分与植被承载力的探讨[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03):257-266.
APA 李新荣,张志山,谭会娟,高艳红,刘立超,&王新平.(2014).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区生态重建与恢复:腾格里沙漠土壤水分与植被承载力的探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03),257-266.
MLA 李新荣,et al."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区生态重建与恢复:腾格里沙漠土壤水分与植被承载力的探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03(2014):257-26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