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再分析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适用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谢爱红 ; ALLISON, Ian ; 效存德 ; 王士猛 ; 任贾文 ; 秦大河 |
刊名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4 |
期号 | 01页码:156-168 |
关键词 | 东南极 再分析资料 表层气温 中山站-Dome A 自动气象站 |
中文摘要 | 对比分析2005~2008年五种再分析资料和东南极地区气象站实测的日平均2 m气温,结果表明:五种再分析资料都能够解释超过70%的方差,年均方根误差为3.4~6.9℃.三种NOAA再分析资料NCEP-1,NCEP-2和20CRv2呈现冷偏差(分别为2.5,1.4和1.5℃),ERA Interim和JCDAS呈现暖偏差(分别为1.7和2.0℃).五种再分析气温通常在(南半球)春季适用性强,冬、秋季适用性差;在海拔2800 m高原内陆EAGLE地区适用性最强,在东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 A地区适用性最差.ERA Interim适用性优于其他再分析资料,可能源于其4D同化体系;三种NOAA再分析资料适用性最差,因为其同化体系更多地受控于有限的观测资料,20CRv2同化数据更少,仅仅同化了表面气压观测资料.虽然再分析气温具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但是,仍然不失为南极地区气候研究的有效工具.在南极,尤其是在广袤的南极内陆地区,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实地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
公开日期 | 2015-12-24 |
源URL | [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520] ![]() |
专题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谢爱红,ALLISON, Ian,效存德,等. 不同再分析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适用性评价[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01):156-168. |
APA | 谢爱红,ALLISON, Ian,效存德,王士猛,任贾文,&秦大河.(2014).不同再分析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适用性评价.中国科学:地球科学(01),156-168. |
MLA | 谢爱红,et al."不同再分析气温在东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适用性评价".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01(2014):156-16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