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植被恢复方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钟芳 ; 柴晓虹 ; 王国基 ; 段争虎
刊名中国沙漠
出版日期2014
期号04页码:1064-1072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方式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呼吸 呼吸熵
中文摘要对甘肃省定西市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分、pH、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微生物生物量、呼吸速率、呼吸熵(qCO2)以及微生物熵(qMB)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0~20cm土壤的SOC、TN、AN、TP、AP、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及微生物呼吸速率(MR)均为天然植被(CL)下最高,AK为自然恢复(Q)方式下最高,qCO2与qMB在人工重建+自然恢复(RZ)方式下最高;20~40cm土壤的SOC、TN、AN、TP、AP含量变化同0~20cm,AK、SMBC、SMBN、qMB及MR在RZ方式下最高;40~60cm土壤的SOC、TN、AN、AP及TP含量在CL方式下最高,SMBC、SMBN、qMB及MR在RZ方式下最高,AK、qCO2在Q方式下最高。相同植被恢复方式下,随土层深度增加,SOC、TN、AN、TP、AP、AK、SMBC、SMBN含量及qMB、MR均逐渐降低,但qCO2逐渐升高(除RZ方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SOC、TN、AN、SMBC、SMBN、qMB、MR及qCO2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5-12-24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648]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钟芳,柴晓虹,王国基,等. 植被恢复方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14(04):1064-1072.
APA 钟芳,柴晓虹,王国基,&段争虎.(2014).植被恢复方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中国沙漠(04),1064-1072.
MLA 钟芳,et al."植被恢复方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中国沙漠 .04(2014):1064-10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