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燕 ; 赵哈林 ; 董治宝 ; 赵学勇 ; 潘成臣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出版日期2014
期号06页码:200-205
关键词农田盐渍化 土壤有机碳 全氮 绿洲
中文摘要以干旱绿洲区大麦和苜蓿2种作物不同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以未盐渍化农田为对照,研究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0-4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随盐渍化程度的加剧,各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波动式降低,土壤(0-40cm)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也呈波动式降低。在未盐渍化农田的大麦地和苜蓿地,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为9.19,1.08g/kg和6.81,0.656g/kg,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比未盐渍化农田下降了14.03%,26.26%,42.01%,48.03%;19.08%,35.63%,46.84%,56.88%;-14.15%,5.89%,17.12%,29.89%;-11.18%,-6.91%,11.84%,29.27%。(2)在大麦地,未盐渍化农田与极重度农田土壤表层碳氮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在苜蓿地,不同盐渍化阶段农田间土壤表层碳氮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层间差异来看,各盐渍化阶段农田土壤上下层碳氮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不同盐渍化程度以及不同深度土壤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4)在大麦地,有机碳和全氮储量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作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有机碳含量还与土壤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全氮储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苜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全氮储量与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5-12-24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727]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燕,赵哈林,董治宝,等. 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14(06):200-205.
APA 王燕,赵哈林,董治宝,赵学勇,&潘成臣.(2014).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特征.水土保持学报(06),200-205.
MLA 王燕,et al."荒漠绿洲农田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变化特征".水土保持学报 .06(2014):200-2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