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铂族元素的超灵敏测定、化学种态分析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李春生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1998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柴之芳 |
关键词 | 中子活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铂族元素 化学种态 白垩纪/第三纪界线 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 蛇绿岩套 |
学位专业 | 放射化学 |
中文摘要 | 铂族元素在天体化学和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研究其在天体和地质体中的分布特征和化学种态对批示其来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铂族元素在一般地质体中的丰度极低,准确地测定它们是分析化学上一个长期的难题,化学种态方面的工作就更加困难。本工作从方法学的角度入物,重点解决了铂族元素的超灵敏准确测定和化学种态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西昆仑库地蛇绿岩、中国南方前寒武纪/寒武纪黑色岩系和丹麦白垩纪/第三纪界线粘土样品中铂族元素分布特征和化学种态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 在本实验室建立了现代镍锍火试金预浓集铂族元素和金的方法,改进了铬铁矿质样品和富含有机物地质样品的试金,并建立了液体样品的试金方法;2). 建立了用国产新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富集金和铂方法;3). 探索了中子活化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铂族元素的实验条件,分析灵敏度达到10~(-11) g/g 到10~(-9) g/g 水平;4). 改进了实验室原有用于铂族元素化学种态研究用的逐级溶解流程。在此基础上,将化学逐级溶解、镍锍火试金预浓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相结合,建立了地质样品中铂族元素和金的化学种态研究新方法;5). 研究了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套中铂族元素的分布特征;6). 参加了俄罗斯铂族元素黑色岩地质标准参考物质的定值工作;7). 研究了中国南方前寒武纪/寒武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和金的丰度特征及化学种态分布,认为黑色岩系中高含量的铂族元素和金是地质共生作用的结果;8). 研究了丹麦Stevns Klint 白垩纪/第三纪界线粘土样品中铂族元素和金的丰度特征及化学种态分布,结果认为,地外物质作用和地幔作用对界线样品中的铂族元素皆有贡献。 |
学科主题 | 放射化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284] ![]() |
专题 | 多学科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春生. 博士论文-铂族元素的超灵敏测定、化学种态分析及其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