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低剂量长期稀土作用对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冯流星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赵宇亮 |
关键词 | 稀土 神经系统 学习记忆 神经发育 微量元素 神经递质 |
学位专业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中文摘要 | 1.考察了稀土对子代大鼠神经发育行为的影响:稀土镧和镱在40mg/kg剂量下可以显著延迟子代大鼠的体重增长,刺激平面翻正能力,降低游泳能力及脑中的DNA水平,提示稀土暴露可能影响幼年动物的神经发育;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了稀土镧长期暴露6个月和镱长期暴露5个月之后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发现40 mg/kg剂量组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控制组。; 2. 研究了稀土暴露对大鼠脑中微量元素的影响: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及ICP-MS技术研究了稀土长期暴露6个月后对大鼠脑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40mg/kg剂量组大鼠经稀土氯化镧和氯化镱长期暴露后,稀土La和Yb有明显的蓄积,提示稀土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同时脑中Mg、Ca、Fe、Cu、Zn、Mn、Co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此外,稀土在血清、肝脏和骨头中都有蓄积,而且Mg、Ca、Fe、Cu、Zn、Mn、Co等元素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3. 研究了稀土对大鼠脑中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镧和镱暴露在40mg/kg时能够显著抑制脑中Ca2+-ATP酶的活性,同时稀土氯化镧暴露显著性降低脑中NE、DA、DOPAC以及5-HT的水平,然而对于脑中乙酰胆碱能系统并未造成显著性影响。; 我们从三个方面研究了稀土长期暴露对脑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长期稀土暴露影响了大鼠的脑功能。 |
学科主题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574] ![]() |
专题 | 多学科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冯流星. 博士论文-低剂量长期稀土作用对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