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用正电子湮灭技术研究裂纹顶端塑性区内的缺陷分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薛嘉渔; 季国坤; 田中卓; 常香荣; 吕荣邦; 肖纪美
刊名核技术
出版日期1982
期号6页码:38-39
关键词塑性区尺寸 缺陷分布 强度因子 疲劳裂纹 恒位移试样 加楔 应力场 切割面 氢脆 充氢
其他题名POSITRON ANNIHILATION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DEFECTS IN THE PLASTIC ZONE AT CRACK TIP
通讯作者薛嘉渔
中文摘要本文用多普勒加宽谱研究了钢材裂纹顶端塑性区内的应变分布及其充氢后的变化。 40MnNb中强度石油用钢在H_2S介质中使用发生氢脆。用这种钢制成10×20×160悬臂梁试样,线切割和疲劳裂纹总长度为5.977mm,经抛光后在悬臂梁上加载,作用于裂纹顶端的应力场强度因子K_I=273kg/mm~(3/2),然后加楔固定裂纹顶端的张开位移。在加载的情况下线切割成2×20×40(mm)薄片状恒位移试样,切割面经砂纸磨光,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20698]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多学科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薛嘉渔,季国坤,田中卓,等. 用正电子湮灭技术研究裂纹顶端塑性区内的缺陷分布[J]. 核技术,1982(6):38-39.
APA 薛嘉渔,季国坤,田中卓,常香荣,吕荣邦,&肖纪美.(1982).用正电子湮灭技术研究裂纹顶端塑性区内的缺陷分布.核技术(6),38-39.
MLA 薛嘉渔,et al."用正电子湮灭技术研究裂纹顶端塑性区内的缺陷分布".核技术 .6(1982):38-3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