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珠江下游控制站悬浮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屈翠辉; 郑建勋; 杨绍晋; 钱琴芳; 杨亦男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1984 |
期号 | 17页码:1063-1066 |
关键词 | 悬浮物含量 控制站 风化壳 区域地质 侵蚀过程 风化过程 化学成份 原子吸收 利津 感潮 |
通讯作者 | 杨绍晋 |
中文摘要 | 河流悬浮物来自集水区的风化壳和土壤,是流域风化、成土及地表侵蚀过程的产物,研究它们的成份对了解流域的风化过程和区域地质都有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是我国直接入海的三条最大河流,流域面积之和占我国直接入海主要河流流域总面积的88%,研究它们代表站的悬浮物的成分,即可对我国外流河流有一个概括的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20816] ![]() |
专题 | 高能物理研究所_多学科研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屈翠辉,郑建勋,杨绍晋,等. 黄河、长江、珠江下游控制站悬浮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J]. 科学通报,1984(17):1063-1066. |
APA | 屈翠辉,郑建勋,杨绍晋,钱琴芳,&杨亦男.(1984).黄河、长江、珠江下游控制站悬浮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科学通报(17),1063-1066. |
MLA | 屈翠辉,et al."黄河、长江、珠江下游控制站悬浮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科学通报 .17(1984):1063-106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