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旗; 孙晓猛; 周德进; 钱青; 陈雨; 王岳明; 贾秀琴; 韩松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出版日期1997
期号4页码:64-91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 蛇绿岩 形成环境 洋盆规模 构造格架
中文摘要文中总结了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指出北祁连蛇绿岩大多具有MORB的性质,有玻安岩产出,形成在弧后和岛弧环境。北祁连蛇绿岩大多侵位在岛弧增生楔或活动陆缘地体之上,蛇绿岩属于科迪勒拉型,早古生代的北祁连造山带属于科迪勒拉型造山带。部分蛇绿岩之上整合产出一套沉积-火山岩系,称为蛇绿岩的上覆岩系。指出蛇绿岩及其上覆岩系的枕状熔岩分别来自不同的源区,具有不同的构造意义。还讨论了北祁连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认为北祁连洋盆属于古亚洲洋的一部分,可能曾经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洋盆。献中通常把它当成增生或俯冲杂岩带的一部分来看待〔13,16-17〕;大岔大坂蛇绿岩带,其向两侧的延伸情况不清楚;九个泉(或塔墩沟)蛇绿岩带...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21532]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多学科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旗,孙晓猛,周德进,等.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1997(4):64-91.
APA 张旗.,孙晓猛.,周德进.,钱青.,陈雨.,...&韩松.(1997).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科学进展(4),64-91.
MLA 张旗,et al."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科学进展 .4(1997):64-9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