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晕形成机制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蒋洪平
|
| 学位类别 | 博士 |
| 答辩日期 | 2014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授予地点 | 北京 |
| 导师 | 傅世年 |
| 关键词 | 强流 质子加速器 质子加速器 空间电荷 空间电荷 效应 束晕实验 束晕实验 束流 偏轴 参数 共振 |
| 学位专业 | 核技术及应用 |
| 中文摘要 | 本论文对目前 束晕形成机制 的研究 进行了总结 和分析 ,并在高能物理 研究 所(”973 ”ADSADSADS强流 质子加速器 质子加速器 RFQ RFQ后的束流 传输线 传输线 平台 )进行 了关于束晕 形成 的实验 研究。 该实验 首先采用 扫描四极磁铁和多丝测量束流 横向分布 的方法 , 测得了束流 在 RFQ RFQ出口处的束流参数。 出口处的束流参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束流进行 RMS 匹配 参 数计算 ,找到了 RMS 匹配束流 磁铁 参数 并将测得 的匹配 束流 横向分布 与多粒子 跟踪 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 了两者 符合 的很好 |
| 学科主题 | 核技术及应用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500] ![]() |
| 专题 | 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高能物理研究所_加速器中心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蒋洪平. 博士论文-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中束晕形成机制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