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硕士论文-BEPCII超导腔高频输入耦合器结构及性能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钟娟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潘卫民
关键词BEPCII 耦合器 MP现象 传输特性 热分布
学位专业核技术及应用
中文摘要在高频加速系统中,加速腔的输入耦合器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 其性能直接影响高频功率的耦合和加速腔的特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将采用两个频率500MHz超导高频腔替代原有的200MHz常温腔系统。超导高频加速腔采用的是同轴天线型功率输入耦合器,要求传输130kW以上的高频功率,这是首次在国内采用的500MHz频率的大功率耦合器。本论文对这种大功率耦合器进行了多方面的性能研究,为进行BEPCII超导腔耦合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工作包括:1)BEPCII超导腔耦合器的二次电子倍增效应计算,得出耦合器的二次电子倍增情况。2)BEPCII超导腔耦合器的传输特性研究,给出结构优化方案。3)BEPCII超导腔耦合器热分布计算,提供冷却设计方案。; 在二次电子倍增研究方面,通过软件计算找出了耦合器发生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的功率点,在此期间,对比在日本KEK进行的耦合器高功率老练(一种抑制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的方法)数据,数据表明,此耦合器的确存在多个功率点的二次电子倍增效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在传输特性研究方面,通过计算耦合器门扭结构各尺寸与传输特性的关系,找到了对传输特性影响较大的结构尺寸,并对这些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耦合器在BEPCII工作频率(499.8MHz)下更有效的传输。; 在热分布研究方面,通过电磁场计算得到了耦合器的空间电磁场分布,并根据电磁场分析结果计算得出了耦合器上的热损耗分布,为校核和改进冷却设计和布局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学科主题核技术及应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894]  
专题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钟娟. 硕士论文-BEPCII超导腔高频输入耦合器结构及性能分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