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博士论文-BEPCII辐射监测系统研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余杰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裴国玺 ; 李铁辉
关键词辐射监测系统 γ监测器 中子监测器 智能化 RS485 Modbus 数据采集
学位专业核技术及应用
中文摘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辐射监测系统分布在加速器周围,监测各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以确保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深入了解加速器周围的辐射场特点及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与防护组的同志合作设计、组装了γ和中子监测器各50台。γ监测器主要由高压充氩电离室构成,中子监测器主要是由BF3计数管和外围的聚乙烯慢化体构成。γ监测器的前端电路主要是由电流-频率(I--F)转换电路和施密特电路组成。中子监测器的前端电路主要是由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和甄别电路三部分组成。; 加速器周围的干扰源很多,即有电磁场干扰,又有辐射剂量场干扰。为了使监测系统的通信不受影响,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时充分考虑了屏蔽和接地。本文作者在研究了多种现场总线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系统特点,结合BEPCII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稳定可靠的“RS485+Modbus”通信方式。RS485是通信的物理层协议,该协议规定了通信的电气特性。Modbus属于应用层报文协议,定义了各种功能码、请求帧和应答帧的结构。Modbus属于开放性协议,自1979年以来,已使成千上万的智能仪表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智能化是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趋势,两种类型监测器的智能化都是通过内嵌单片机系统来实现。本文作者设计和实现了监测器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单片机系统的按键和显示屏来查看、修改监测器的信息。当剂量率超过报警阈值时,监测器将发出声光报警。单片机采用美国TI公司生产的16位MSP430系列单片机,特点是稳定、低功耗和开发方便。; 中心计算机位于防护值班室,是整个监测系统的管理和数据中心。运行在中心计算机上的采集与管理软件除了负责采集各监测器的数据外,还提供用户界面。采集与管理软件是在VB环境下开发的。数据库为SQL Server数据库,负责存储监测系统的信息和数据。; 为了能够远程查询系统中各监测点的辐射数据,本文作者编写了一套基于WEB的应用软件,该软件在ASP.NET环境下开发,通过微软的Internet信息服务器IIS,远端的用户可以连接到该系统。
学科主题核技术及应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909]  
专题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余杰. 博士论文-BEPCII辐射监测系统研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