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小型医用质子同步加速器的注入和引出系统的研究及设计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丁小平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1998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王书鸿 ; 韩谦 |
关键词 | 质子同步加速器 单圈注入 1/3整数共振引出 引量/振幅选择机制 分界结重叠 均匀性 |
学位专业 | 粒子物理 |
中文摘要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小型医用质子同步加速器的注入和引出系统的研究及设计。为了向先进的主动方式的扫描系统和适形治疗提供高品质的束流,作者结合北京质子治癌同步加速器(BPTS)的Lattice,进行了水平方向的单圈注入的方案设计。注入系统体现了医院专用装置所要求的简单、经济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它由强度较为合理的铜切割器和电脉冲偏转达板扫组成,注入能量为3.5MeV, 并能够在2分钟的时间内,提供剂量达10Gy左右的治疗流强。为了获得小发射度、窄动量分散和比较均匀的引出束流,作为本论文的第二个主要工作,作者重点研究了1/3整数共振引出的基本理论,分析比较了三种共振引出选择机制的优缺点,讨论了切割器处的束流光学和在静电切割器上的束注色损失,以及详细考虑了动量/振幅选择机制的相关技术和共振引出布局的一些问题。接着,作者进行了水平方向的1/3整数共振引出的方案设计。根据BPTS的Lattice的特点,进行了布局的优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并取得了和分析性理论的一致。最后,研究了影响共振引出的束流均匀的有关因素和探讨了改善BPTS束流均匀性的有关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动量/振幅选区择而布局的BPTS的引出系统 在循环束流的动量分散增宽至0.5%和应用电子感应式加速下,可获得引出效率高于95%、在静电切割器处时间积要发射度小于0.2πmm·mrad和动量分散为0.12的引出束流。另外,在频率低于1kHz的纺波下,如不用反馈系统,在选用高频相移法使束流移向共振的速度提高25倍和电源精度好于7 * 10~(-6)后,引出束流的均匀性可以好于20%。 |
学科主题 | 粒子物理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143] ![]() |
专题 | 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丁小平. 博士论文-小型医用质子同步加速器的注入和引出系统的研究及设计[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