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博士论文-QCD真空凝聚和强子结构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卞建国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黄涛
关键词QCD 强子结构
学位专业理论物理
中文摘要本文在背景场量子色动力学框架中,用包含真空凝聚效应的束缚态方程研究了介子结构。背景场方法,虽然已被应用于强子问题的许多领域并取得了定性的成功,但用于束缚态方程,这还是首次。本课题的选择出于如下原因,这就是描述强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和强子的夸克图象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但是在一方面,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处理并不适应低能区、因而不能给出正确的强子谱,而在另一方面,QCD求和规则和背景场QCD理论,通过在算符乘积展开中考虑真空凝聚对通常微扰项的非微扰修正,使量子色动力学适用于更低的能量区,我们希望背景场QCD理论能给出正确的强子谱。论文分两部分-综述和工作。在综述部分,我们主要介绍物理真空,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和真空凝聚以及QCD求和规则和背景场QCD理论。工作部分可分为四个方面:1、束缚态方程数值解。我们用Bethe-Salpeter方程和等时方程计算了基态赝标介子的质量谱和衰变常数,这里势函数是在背景场理论中计算出来的,它包括了四维真空凝聚修正,我们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势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2、夸克之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我们除了计算包括四维真空凝聚修正的势函数以外,还计算了包括六维真空凝聚修正的势函数,这些势是短程力、中程力和长程力的一个混合。前者在0.1 ~ 0.5fm,后者在0.1 ~ 0.7fm范围内与唯象势基本符合。我们知道,所有的唯象势在0.1~1fm范围内有几乎相同的形状,这是由实验数据决定的。这表明我们计算得到的势在中程范围内是可信,这正体现了SVZ的原有设想,即非微扰效应修正在中程区才可靠。3、B-S方程精确解。我们首先把积分形式的B-S方程化为微分形式,它的核包括单胶子交换和胶子凝聚修正,然后,在总系统能量为零时求出了它的精确解。我们的方法有别于Goldstein方法,后者是在总能量为零时,将方程化为微分形式。计算结果表明,胶子凝聚修正使波函数随正、反夸克间距增加更迅速的趋于零。这说明,胶子凝聚修正有利正、反夸克形成束缚态。4、平移不变性的讨论。自从SVZ提出QCD求和规则以下,在非微扰修正的计算中,一直存在着平移性破坏的问题,即对胶子背景场采用固定点规范,所有复合算符的两点或多点函数的真空平均值在以真空平均值在以真空凝聚作展开时不具有平移不变性。我们采用Lorentz规范,对三个常见的多点函数真空平均值作了展开,得到的展开式具有平移不变性,我们利用这些展开式,计算了胶子和夸克在链近似下的完全传播子,而包括非微扰效应的夸克完全传播子在固定点规范下是计算不出来的。我们的工作在谱的计算,夸克之间相互作用势的研究和Lorentz规范下真空凝聚值的计算等方面还能继续下去。
学科主题理论物理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595]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卞建国. 博士论文-QCD真空凝聚和强子结构[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