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基于量子色动力学的重味强子弱衰变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玉明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9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吕才典 |
关键词 | 重夸克 CP破坏 弱衰变 有效场论 因子化 |
学位专业 | 理论物理 |
中文摘要 | 重味物理是检验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的试金石,它为精确确定标准模型的参数空间, 探索CP破坏的起源,寻找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以及理解QCD非微扰动力学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论文基于量子色动力学的因子化定理重点研究了实验上感兴趣的重味强子稀有衰变过程。 首先,我们利用微扰QCD方法研究了13个Bs \to VV衰变过程,这些结果可以在将来的对撞机实验上得到很好的检验,从而对检验标准模型的KM机制以及理解CP破坏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用PQCD方法研究了\Lambda_b重子两体非轻无粲衰变\Lambda_b \to p \pi, pK,发现\Lambda_b重子衰变的动力学与B介子衰变动力学有明显不同。再次,我们利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了\Lambda_b重子的半轻衰变\Lambda_b \to \Lambda l^+ l^- 和辐射衰变\Lambda_b \to \Lambda \gamma。我们发现这些稀有衰变过程的不对称参量受到强相互作用的污染较小,是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新物理信号的理想选择。 <最后, 我们利用QCD求和规则方法系统研究了标量粒子扭度为3的光锥分布振幅、质量和衰变常数,并利用这些光锥分布振幅,研究了标量粒子在B_s介子弱衰变中的产生特性。这些结果对于理解标量粒子的内部结构和QCD非微扰动力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
学科主题 | 理论物理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6-02-25 |
源URL | [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808] ![]() |
专题 | 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玉明. 博士论文-基于量子色动力学的重味强子弱衰变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