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博士论文-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尘埃环结构及演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恩鹏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建民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 统一模型 尘埃环 宽线区
学位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文摘要Antonucci & Miller 于1985年提出了活动星系统一模型,认为不同种类的活动星系核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对观测者的视角不同。这一模型得到许多观测证据的支持。目前,人们发现许多新的观测现象用经典的统一模型已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 强统一模型认为两类AGN(type I,type II)的所占比例仅取决于尘埃环的覆盖因子,不应随红移和光度改变。然而Chandra 和Hubble Space Telescope巡天表明type II AGN 所占比例随2 -10 keV X射线光度的增高而下降,这是尘埃环覆盖因子存在演化的重要证据。我们以50个射电宁静的PG类星体为样本,从连续谱中得到覆盖因子,发现它也随2-10 keV的X射线光度下降,覆盖因子的确存在演化。; 统一模型认为S2中有隐藏的宽线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些S2没有隐藏的宽线区,称之为非隐藏宽线区的S2 (non-HBLR S2)。Tran(2003)提出它们不能包含在统一模型之内。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对X波段有吸收的是窄线Serfert 1的较大倾角对应体,它们因吸积率高而只有“较窄”的宽线区。对X波段没有吸收non-HBLR S2 可能是Seyfert 星系的演化末态,吸积率过低而宽线区不能形成。可以包含在有演化的统一模型之内。; 我们认为只有将AGN统一模型和演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释最新的观测结果。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120]  
专题粒子天体物理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恩鹏. 博士论文-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尘埃环结构及演化[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