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博士论文-ψ(2s)纯中性衰变道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海波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郑林生 ; 李金
关键词粲夸克偶素 分支比
学位专业粒子物理
中文摘要本文利用北京谱仪(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于1993年至1995年积累约370万ψ(2S)事例,对ψ(2S) → γπ~0π~0 和ψ(2S) → γηη五光子末态的两种衰变模式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分析中,对假光子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ψ(2S)数据对中性径迹误差矩阵进行了修正。通过ψ(2S) → γπ~0π~0 和ψ(2S) → γηη衰变道理分别测得X_(c0)、X_(c2)衰变到π~0π~0和ηη 的分支比为:B(X_(c0) → π~0π~0) = (3.15 ± 0.17 ± 0.59) * 10~(-3) B(X_(c2) → π~0π~0) = (1.02 ± 0.19 ± 0.19) * 10~(-3) B(X_(c0) → ηη) = (4.92 ± 1.01 ± 1.21) * 10~(-3) B(X_(c0) → ηη) = (1.78 ± 0.92 ± 0.48) * 10~(-3)以上误差第一项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这些结果均是在BES上的首次测量。其中 X_(c0,2) → π~0π~0的结果与CBAL的结果基本上一致。而X_(c0,2) → ηη的结果比CBAL的要偏大且精度有所提高。这些实验结果对X_(cJ)态的强衰变及其通过两胶子湮灭过程的味对称性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通过γπ~0π~0道测量了ψ(2S) → γf_2的分支比为:B(ψ(2S) → γf_2) = (2.01 ± 1.12 ±1.26) * 10~(-4)经检验,此衰变道满足“15%规则”。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2-25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603]  
专题实验物理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海波. 博士论文-ψ(2s)纯中性衰变道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