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量子色动力学的历史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哈拉尔德·弗里奇; 麦迪娜·阿布里克木
刊名现代物理知识
出版日期2012
期号6页码:53-56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 夸克质量 反夸克 十重态 强子质量 重夸克 奇异夸克 新粒子 强相互作用 伯克利
中文摘要他回忆了40年前QCD理论发展的一些历史背景。六十多年前,实验上发现了许多新粒子,特别是四个共振态,六个超子和四个K介子。共振态是在核子介子对撞中由美国伯克利的辐射实验室发现的,其质量大约为1230MeV。超子及K介子是在宇宙线实验中被发现的。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和尤瓦·尼曼(Yuval Ne’eman)利用SU(3)群的对称性体系成功地描述了这些新粒子。SU(3)群是矩阵行列式
公开日期2016-02-26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20095]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实验物理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哈拉尔德·弗里奇,麦迪娜·阿布里克木. 量子色动力学的历史[J]. 现代物理知识,2012(6):53-56.
APA 哈拉尔德·弗里奇,&麦迪娜·阿布里克木.(2012).量子色动力学的历史.现代物理知识(6),53-56.
MLA 哈拉尔德·弗里奇,et al."量子色动力学的历史".现代物理知识 .6(2012):53-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高能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