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线形成深度的理论及其应用(Ⅱ):响应函数的发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屈中权; 丁有济; 张霄宇; 陈学昆 |
刊名 | 天文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1997-09 |
卷号 | 15期号:3页码:187-197 |
关键词 | 谱线形成-谱线 轮廓-辐射转移-太阳 磁场 |
ISSN号 | 1000-8349 |
产权排序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文摘要 | 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给出了响应函数概念的发展概貌及关于其意义的讨论。这一概念从以单纯考察表面观测量如何随一定深度处物理量的扰动作出反应发展到由此考察可得出谱线参量结构方面的信息。在简评中比较了贡献函数和响应函数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响应函数在导出太阳大气中物理量结构的信息方面优于贡献函数的原因. |
学科主题 | 天文学 |
分类号 | P141.3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5111] ![]() |
专题 | 云南天文台_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研究组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屈中权,丁有济,张霄宇,等. 谱线形成深度的理论及其应用(Ⅱ):响应函数的发展[J]. 天文学进展,1997,15(3):187-197. |
APA | 屈中权,丁有济,张霄宇,&陈学昆.(1997).谱线形成深度的理论及其应用(Ⅱ):响应函数的发展.天文学进展,15(3),187-197. |
MLA | 屈中权,et al."谱线形成深度的理论及其应用(Ⅱ):响应函数的发展".天文学进展 15.3(1997):187-19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