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齐增湘; 廖建军; 徐卫华; 倪永明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4-04-11
期号4页码:1274-1283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空白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秦岭山区
中文摘要利用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共14个因子构建秦岭山区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支持下,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价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将聚落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五个等级,并结合已建设区进行空缺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山区最适宜聚落用地面积为3378.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7%,说明秦岭山区适宜聚落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少。(2)最适宜聚落用地集中在秦岭北、南坡山麓和东部的山间河谷地带,山地型特征明显。(3)有9.15%已建成区分布在限制建设区内,存在生态安全风险。(4)可用适宜聚落建设用地为3192.27...
公开日期2016-05-0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3013]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齐增湘,廖建军,徐卫华,等. 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J]. 生态学报,2014(4):1274-1283.
APA 齐增湘,廖建军,徐卫华,&倪永明.(2014).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学报(4),1274-1283.
MLA 齐增湘,et al."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学报 .4(2014):1274-128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