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检测方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黄超; 陈凝; 杨明嘉; 冯忠孚; 马梅; 王子健
刊名生态毒理学报
出版日期2015-06-15
期号3页码:50-62
关键词二噁英类 芳香烃受体 毒性作用机制 代谢 生物检测
中文摘要二噁英类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来源多样且分布广泛,是持久性有机物的典型代表,二噁英类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一些二噁英类同系物具有代谢稳定性,其毒性效应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下,综述了近些年在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及其代谢途径的新认识,评价比较了主要二噁英类高通量生物检测方法,以期为该类污染物的环境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公开日期2016-05-0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323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超,陈凝,杨明嘉,等.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检测方法[J]. 生态毒理学报,2015(3):50-62.
APA 黄超,陈凝,杨明嘉,冯忠孚,马梅,&王子健.(2015).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检测方法.生态毒理学报(3),50-62.
MLA 黄超,et al."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检测方法".生态毒理学报 .3(2015):50-6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