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初期长江口水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汤新武; 蔡德所; 陈求稳; 王丽; 韩瑞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4-09-30
期号4页码:1082-1088
关键词长江口 浮游动物 群落特征 环境因子 三峡工程
中文摘要三峡工程于2010年10月26日达到三期正常蓄水位,为了研究三期蓄水后初期长江口的生态环境特征,于2011年4月对长江口水域24个站位进行了浮游动物的采集,分析了其种类、丰度、优势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发现浮游动物97种(含20种浮游幼体),其中,桡足类33种,水母类13种,介形类5种,毛颚类5种,还有一些其它浮游种类.夜光虫和中华哲水蚤是该水域的绝对优势种.根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丰度,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该水域的浮游动物分为4组群落区域:外海高盐区、冲淡水和外海水混合区、长江口南支附近、长江口北支附近.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相反的趋势,在长江冲淡水和外海水的混合...
公开日期2016-05-0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327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汤新武,蔡德所,陈求稳,等.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初期长江口水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环境科学学报,2014(4):1082-1088.
APA 汤新武,蔡德所,陈求稳,王丽,&韩瑞.(2014).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初期长江口水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科学学报(4),1082-1088.
MLA 汤新武,et al."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初期长江口水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科学学报 .4(2014):1082-108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