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汞的分离富集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李振涵 |
| 学位类别 | 博士 |
| 答辩日期 | 2016-05-22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 授予地点 | 北京 |
| 导师 | 夏善红 |
| 关键词 | 痕量汞检测 分离富集 液相微萃取 离子液体 溶出伏安法 |
| 学位专业 | 物理电子学 |
| 中文摘要 | 水环境中极低浓度的汞即可造成巨大危害,然而目前的检测技术无法实现快速且高灵敏的汞污染现场测量。分离富集技术是消除干扰并延伸检测下限的有效途径。本论文拟研究新型分离富集技术以增强检测,并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集成,以解决痕量汞的现场和在线检测问题。论文分别从分离富集材料、萃取技术和检测联用方法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研究采用辛基吡啶类离子液体作为汞的分离富集材料,实验验证了其对汞具有良好的萃取率和特异性,相对铜、铅、镉和锌的分离系数超过三个数量级。 研究开发了适合快速手工萃取和在线集成的萃取技术,提出了盐控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以及基于滤膜的分离法,免除了现有方法操作流程复杂且需要长时间离心的缺点,具有简单快速,富集倍数高,试剂消耗少的优点。实现了一套自动在线的萃取和分离系统,与分光光度计连接后,成功对常见的染料分子进行了在线萃取和检测。除滤膜分离法外,还试制了一种基于表面张力原理的微流控分离器用于收集分散液相。 论文研究了分离富集技术与电化学溶出伏安法的联用。实验研究了在水、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及其相互混合液中汞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辛基吡啶类离子液体与汞的结合机理。 论文提出了通过离子液体萃取,乙腈稀释,最后在有机混合相进行溶出伏安检测的痕量汞分离富集检测方案;通过选定辛基吡啶四氟硼酸为萃取材料,盐控分散液相微萃取为富集方法,将汞的富集浓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而干扰离子浓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解决了以往溶出伏安法在汞测量中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关键问题,使溶出伏安法可用于水环境中痕量汞的检测。通过实际水样的测试,方案的检出限满足了国标I,II类地表水的检测要求。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望成为痕量汞的现场和在线检测的技术方案,解决极低浓度重金属汞监测的应用需求。 |
| 学科主题 | 传感器 ; Sensor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6-05-31 |
| 分类号 | O658.2; X853 |
| 源URL | [http://ir.ie.ac.cn/handle/80137/10716] ![]() |
| 专题 | 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振涵. 痕量汞的分离富集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电子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