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埋深对绿洲前沿优势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李向义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4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关键词 | 地下水埋深 水分关系 气体交换 生物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 骆驼刺 多枝柽柳 胡杨 |
其他题名 | Effects of Depth to a Groundwater Table o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 i st i cs of Dom i nant PI ant Spec i es at Fore I and of Oases |
学位专业 | 生态学 |
中文摘要 |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策勒绿洲前沿三种优势植物和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显示:随着地下水埋深由低到高植物群落逐渐从骆驼刺为主的群落转向怪柳、胡杨为主的群落,植物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组赫中类都相应增加。三种植物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深度形成了各自的优势群落。对三种植物不同地下水埋深优势势群落水分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都没有发生明显的水分胁迫现象。极端干旱环境造成的水分胁迫没有威胁到植物群落的存活。植物属于依靠地下水的植物类型。地下水埋深变化对三种植物生理生态特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盐两个方面。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植物的生理指标.趋向好转,水分胁迫程度得到缓解。但是,当地下水埋深进一步升高后,土壤和地下水中盐分的累积急剧增加,盐分超过水分成为制约植物生理过程的主要因素。在盐分胁迫下,植物的生理过程受到明显的抑制,在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累积程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同样的环境节律下,三种植物生长季节的生理生态过程有一致性。植物在叶水平上表现出了对环境胁迫不同的生理和形态上的适应特点,其中气孔因素对蒸腾和光合生理的影响非常显著。气孔调节是植物在干旱环境中平衡水分损失和协调生理过程最重要的生理适应。但是,植物的形态特征—发达的能接触地下水的根系,是三种植物避免水分胁迫的主要方式。在各自的生理生态特点上,胡杨显示要求更好的水分条件而且属于盐敏感植物,多枝怪柳对水、盐的适应能力较强,而骆驼刺主要依靠发达的根系。另外,胡杨能在地下水埋深6m的情况下很好的存活。三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为躲避型。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2-15 ; 2011-04-29 |
页码 | 189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3345]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向义. 地下水埋深对绿洲前沿优势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Effects of Depth to a Groundwater Table o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 i st i cs of Dom i nant PI ant Spec i es at Fore I and of Oases[D].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