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柳叶藓科植物某些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Luo H(罗昊)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柳叶醉科植物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其他题名Molecular Systematics of Some Genera of Chinese Amblystegiaceae
学位专业植物学
中文摘要柳叶鲜科植物是侧茹蓟类中的一个大科,其系统位置介于羽醉科和青醉科之间,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柳叶蓟科植物全世界先后报道有39属,约300余种,中国己记载26属。该科的种类众多,配子体和抱子体形态、生活习性呈多样化,根据不同形状研究其系统发育往往差异较大。目前柳汗卜蓟科科内属间和属内种间的系统位置存有许多争议。本研究对中国柳叶鲜科植物的RJ气PD分析,从DNA水平上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分类问题加以研究,为它们的分类学研究和亲缘关系提供分子证据。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苔醉植物中酚类化合物含量高,DNA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从试验结果看出: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较大,浓度较高,且稳定性、完整性都比较好。2.采取正交设计方法,建立了柳叶鲜科植物RAPD扩增的优化体系,反应体系主要成分为:模板DNA100ng、dNTPo.lmmol/L·Taq酶0.75U、引物0.20μmol/L、Mg2+浓度2.00mmol/1: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林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lmin,36.5℃min,72℃90see,进行35个循环,最后一次延伸72℃10min,冷却至4℃保存。3.利用RAPD技术分析柳叶鲜科植物12个属26个种,用14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共得到171条清晰稳定的多态片段,Nei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柳仆卜鲜属和薄网蓟属明显聚合在一起,可以合并为柳叶蓟属。传统上定义很广的细湿醉属(包括狭义的细湿蓟属、嗜湿龄属和偏叶鲜属)和水灰鲜属在聚类图中不聚合在一起,说明广义细湿鲜属和水灰鲜属不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类群,而应分为更细的属。且三洋蓟属、范氏辞属和湿原蓟属的关系较近。4-采用RAPD技术构建了9份牛角蓟标本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9份牛角鲜标本的形态特征差异虽然非常大,但通过RAPD分析表明其为同一种。通过RAPD分析不同意Ochyra(1989)将牛角鲜属单独成牛角鲜科,仍将牛角鲜属归于柳叶鲜科,包括1种1变种。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71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3429]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昊. 中国柳叶藓科植物某些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Molecular Systematics of Some Genera of Chinese Amblystegiaceae[D].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