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徐炜; 井新; 马志远; 贺金生 |
刊名 | 生物多样性
![]() |
出版日期 | 2016 |
期号 | 1页码:72-84 |
关键词 |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多功能性指数 |
中文摘要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BEMF)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测度方法是研究该问题的技术关键。由于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存在多个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这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复杂化。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单功能法、功能–物种替代法、平均值法、单阈值法、多阈值法、直系同源基因法和多元模型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对其中较难理解的多阈值法进行了举例说明,希望能对理解EMF的测度方法有所帮助。本文按不同的EMF测度方法对已发表的有关文章进行了... |
源URL | [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5812]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炜,井新,马志远,等.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J]. 生物多样性,2016(1):72-84. |
APA | 徐炜,井新,马志远,&贺金生.(2016).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生物多样性(1),72-84. |
MLA | 徐炜,et al."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测度方法".生物多样性 .1(2016):72-8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