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参照系选择的发展及关系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荆承红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8-0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施建农 |
关键词 | 中学生学业自我参照系选择 社会比较时间比较 自模比较 |
学位专业 | 心理学 |
中文摘要 | 学业自我对中学生的学校生活极为重要,是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要素。学业自我是在各种比较的过程中形成的,参照系(社会比较、时间比较和自模比较)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前提之一,在学业自我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主要关注的主题是:中学生学业自我和参照系选择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学业自我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总体上呈U型曲线,曲线的最低点在初三,最高点在初一;学业自我总体趋势上存在城乡差别,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显著高于农村;城市中学生的发展曲线随年级上升而下降,城市女生的学业自我显著高于男生,城市超常班学生学业自我显著高于同学历普通班学生;农村学生在性别和教育安置上都没有显著差异。2参照系选择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中学生参照系的选择可以从比较偏好、比较方向和比较目标水平三个维度来考察,三种参照系中,中学生更倾向于时间比较;女生自模比较偏好高于男生;初三年级是参照系选择比较特殊的年级,其时间比较偏好,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的目标水平以及上行比较百分比均达到最低;城市学生社会比较、时间比较的偏好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农村重点班社会比较偏好比普通班高,其上行比较的比重比普通班高。3学业自我与参照系选择之间的相关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各个维度和参照系选择的各个维度显著正相关:社会比较、时间比较偏好越高,学业自我得分就越高;选择社会比较、自模比较中上行比较的中学生,学业自我较高。上述结果表明:无论城市超常班还是农村重点班都没有出现Marsh所提出的大鱼小池塘效应现象,这意味着能力分班不会必然带来学业自我的降低。中学生学业自我的发展与其参照系选择显著相关。对自己学业相关的方面评价越高的学生约愿意进行更多的比较,也愿意更多跟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学生,是学业自我自评最低的群体,他们更多表现出减少比较,回避上行比较,或者和水平较低的人进行比较等策略来保护自己。 |
学科主题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0283]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荆承红. 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参照系选择的发展及关系[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