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通道气帘的设计与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运强; 习锋杰; 陈洪斌; 刘顺发; 王继红; 许晓军; 陆启生 |
刊名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11 |
卷号 | 48期号:5页码:97-102 |
通讯作者 | 孙运强 |
中文摘要 | 保持光传输通道内单一均匀的低吸收系数气体,对削弱内通道中的气体热效应有重要意义。采用气帘作为封装设备,对气帘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取气帘入口气体为氮气,出口气体为空气,借助现有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提供的组分输运模型,对气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帘入口段形成的平面射流可以阻挡外界空气的回流;在氮气与氧气相混合的区域内,尽管气体密度存在一定起伏,但气体密度变化的梯度方向与光传输方向基本是平行的,这种密度起伏只会对光场相位的活塞项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激光的远距离传输。最后,对气帘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oe.ac.cn/handle/181551/4086] ![]() |
专题 | 光电技术研究所_光电工程总体研究室(一室)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运强,习锋杰,陈洪斌,等. 内通道气帘的设计与分析[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48(5):97-102. |
APA | 孙运强.,习锋杰.,陈洪斌.,刘顺发.,王继红.,...&陆启生.(2011).内通道气帘的设计与分析.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48(5),97-102. |
MLA | 孙运强,et al."内通道气帘的设计与分析".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48.5(2011):97-10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光电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