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数据的2000-2013年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颜伟1,2; 刘景时1; 罗光明3; 董克鹏3; 卢巍1; 杜新豪2,4 |
刊名 | 地理科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14-03-15 |
卷号 | 33期号:3页码:315-325 |
中文摘要 | 利用两种卫星影像合成并引入冰川积雪区的方法,对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2000-2013年MOD10A2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积雪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结合气象要素,分析其分布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低山区(1650-4000 m)积雪年内变化为单峰型,补给期为冬季,而高山区(4000~6000 m)存在"平缓型"春季补给期和"尖峰型"秋季补给期两个峰值;②就年际变化而言,低、高山区平均、最大积雪面积呈微弱增加趋势,高山区最小积雪面积显著增加,倾向率为65.877 km2/a;③就季节变化而言,春、夏、冬三季低、高山区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增加—减少—增加"趋势,秋季高山区积雪面积则呈"增加—减少"趋势,而低山区积雪面积在2009和2010年异常偏大,其他年份面积变化不大;④在低山区,气温是影响春、夏两季积雪面积变化的主因,气温和降水对秋季积雪面积变化的影响相当,而冬季积雪面积变化对降水更敏感;在高山区,夏季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更敏感,而冬、春季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 |
学科主题 | 环境学 |
关键词[WOS] | MODIS ; 积雪面积 ; 相关分析 ; 西昆仑山 ; 玉龙喀什河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6946] ![]() |
专题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_其他学科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新疆和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颜伟,刘景时,罗光明,等. 基于MODIS数据的2000-2013年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3):315-325. |
APA | 颜伟,刘景时,罗光明,董克鹏,卢巍,&杜新豪.(2014).基于MODIS数据的2000-2013年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化.地理科学进展,33(3),315-325. |
MLA | 颜伟,et al."基于MODIS数据的2000-2013年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化".地理科学进展 33.3(2014):315-32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