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就地后靠移民与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崔诗雨1,2,3; 徐定德1,2![]() ![]() ![]() |
刊名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16-08 |
卷号 | 41期号:8页码:80-86 |
关键词 | 三峡库区 生计资本 熵值法 差异分析 |
ISSN号 | 1000-5471 |
通讯作者 | 刘邵权 |
中文摘要 | 可持续生计是解决三峡库区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移民与原住民生计的现状和差异可为区域制定相应改善生计的措施提供参考.在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利用三峡库区实地调研数据,建立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权重,再由加权平均综合标准模型计算出生计资本得分,在分析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的差异.研究表明:移民和原住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总体水平偏低,生计多样性的发展受到制约,5类生计资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最后,对改善居民生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
学科主题 | D632.4 ; F323.8 |
收录类别 | 北大中文核心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7704]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崔诗雨,徐定德,彭立,等. 三峡库区就地后靠移民与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8):80-86. |
APA | 崔诗雨,徐定德,彭立,&刘邵权.(2016).三峡库区就地后靠移民与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8),80-86. |
MLA | 崔诗雨,et al."三峡库区就地后靠移民与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及差异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8(2016):80-8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