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农田土壤中的多溴联苯醚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焦杏春1; 陈舒1; 邓雅佳1; 王永晓1; 刘久臣1; 汤奇峰1; 王晓春1; 杨永亮1; Li, SG; Yang, H |
发表日期 | 2016 |
关键词 | 多溴联苯醚 农田土壤 空间分布 有机碳 轮作 |
摘要 | 本研究选择我国主要电子垃圾拆解地清远龙塘-石角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4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BDEs化合物在龙塘-石角地区农田土壤中的浓度、同系物组成及空间分布状况,分析了土壤TOC、土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等对农田土壤PBDE含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清远龙塘-石角地区农田土壤中14种PBDE化合物的总量平均为19.0±20.1 ng/g干重,明显低于来自路边、拆解中心、居民区等表土中的PBDE含量。研究区农田土壤中PBDEs的空间分布与土壤TOC呈现出一致性特征,当去除TOC的影响后,作为点源的电子垃圾拆解地成为土壤PBDE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水旱轮作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当轮作为水稻且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土壤中的PBDEs浓度最低。总的来看,农田土壤中的PBDEs动态,受土壤水含量、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旱状态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不确定的变化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土壤-作物系统PBDEs的行为研究进行了补充,并为完善现有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
出处 | 环境科学学报
![]() |
页 | 1-17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4434] ![]() |
专题 |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生态网络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1.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37 2.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焦杏春,陈舒,邓雅佳,等. 我国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农田土壤中的多溴联苯醚.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