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沿黄地带城镇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李俊1; 董锁成1; 毛琦梁1; 李宇1; 李泽红1; Wen, XF![]() ![]() ![]() ![]() ![]() |
发表日期 | 2016 |
关键词 | 城镇用地 生态效应 生态环境价值(EV) 宁蒙沿黄地带 |
摘要 | 基于1990、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城镇用地变化强度和生态环境指数,对宁蒙沿黄地带城镇用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 1990—2000年和2000—2008年2期城镇用地变化强度指数分别为0.0092和0.046,1990—2000年城镇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草地和水域,2000—2008年是耕地、草地和农村居民点。2 1990—2000年区域生态环境价值降低1 270.58,草地退化的贡献达50.16%;2000—2008年则上升343.76,其中林地的贡献最大,达49.48%。1990—2008年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上升地区主要分布在沿黄河3大平原和山区过渡带,持续恶化地区主要分布在2大沙漠区。3 1990—2000年城镇用地对耕地变化的贡献最大(1.95%),2000—2008年对林地变化贡献最大(6.81%),前后两期城镇用地对草地变化的贡献扩大了15倍;耕地、草地、林地和水域对城镇用地引起生态环境价值变化的贡献依次降低。总体而言,1990—2008年宁蒙沿黄地带生态环境价值先降低后小幅上升;城镇用地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价值净变化贡献较小,但增强趋势显著;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入是研究区近期生态环境价值略升的主要原因。 |
出处 | 干旱区研究
![]() |
期 | 06页:1262-1269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4565]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CERN水分分中心 |
作者单位 | 1.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俊,董锁成,毛琦梁,等. 宁蒙沿黄地带城镇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