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掺铒高硅氧玻璃的光谱性质与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达宁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导师陈丹平
关键词掺铒高硅氧玻璃 量子效率 光谱性质 光子晶体光纤
中文摘要现代光通信对集成有源器件以及固体激光器的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推动了掺铒集成波导(光纤、平面)放大器和微片激光器的发展。为了能在较短的激光介质中获得足够高的增益,波导放大器以及激光器的基质材料必须有高浓度的稀土离子掺杂。现在得以应用的光学放大基质主要是石英,但如果在石英中掺杂高浓度的稀土离子,这些稀土离子会发生团簇而引起浓度淬灭,因此寻找合适的制备Er3+掺杂石英玻璃的方法,提高Er3+掺杂浓度,增加荧光发光效率,实现光信号的宽带增益放大,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扩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新型的光纤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如光子晶体光纤,其无休止单模传输、反常色散效应、低弯曲损耗等特点也为光通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论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文献综述、实验过程与理论、Er3+掺杂高硅氧玻璃光谱性质的结果与讨论、Nd3+掺杂硅酸盐玻璃光子晶体光纤的研制、结论。 论文首先在文献综述中介绍了发展光纤通信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光通信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进程,概述了涉及本课题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国内外各种玻璃基质的掺铒光纤放大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研究依据和研究内容。 论文第二部分介绍了铒离子掺杂高硅氧玻璃制备的实验过程,以及进行样品分析所需要的理论方法。 论文第三部分给出了实验的详细结果以及通过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其中具体涉及了Er3+离子吸收截面(σabs),发射截面(σemi),自发辐射几率(Arad),量子效率(η)等等,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部分实验,以探讨基质中微量的Al2O3对铒离子发光性质的影响。 论文第四部分介绍了Nd3+掺杂硅酸盐玻璃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以及其部分光学性质。 最后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siom.ac.cn/handle/181231/16434]  
专题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达宁. 掺铒高硅氧玻璃的光谱性质与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研究[D].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