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湾近岸珊瑚礁区浮游桡足类摄食策略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胡思敏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15 |
导师 | 刘胜 |
关键词 | 关键词:三亚湾,桡足类,现场摄食,食物分配,摄食策略 |
学位专业 | 海洋生物学 |
中文摘要 | 摘要 三亚湾近岸珊瑚礁区是初级生产力的低值区,浮游植物丰度偏低而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其中桡足类是非常重要的类群。为了解支持三亚湾近岸礁区浮游动物高生物量的物质基础,本论文以桡足类优势种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三亚湾近岸珊瑚礁海区桡足类的现场摄食多样性、季节差异和种类差异,进而分析优势浮游桡足类应对不同环境的摄食响应及调节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桡足类优势种的现场摄食 2010年7月在三亚湾近岸珊瑚礁区(S4)采集了浮游生物样品。其中,浮游植物共15属26种,细胞密度为1.4×104 cells·L-1,叶绿素含量为5 μg·L-1,表层初级生产力仅为6.73 mgC·m-3?h-1;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66.44 ind·m-3,桡足类是主要的类群,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30%。选择优势桡足类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e)、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4648]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学位论文(硕士)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胡思敏. 三亚湾近岸珊瑚礁区浮游桡足类摄食策略研究, Studies on Feeding Strategy of Planktonic Copepods in Sanya Coastal Coral Ecosystem[D].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