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 王世杰 ; 白晓永 ; 陈伟燕 ; 张思屿
刊名地球与环境
出版日期2013
期号1页码:1-6
关键词贵州 石漠化 空间分布 喀斯特地貌 岩性 降水 人口密度
中文摘要本次研究从地貌发育的角度揭示了贵州省石漠化景观及其等级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和气候(降雨量)的空间变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与现今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存在关联性。具体体现为:(1)贵州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纯碳酸盐岩分布区基本一致,区内的峰丛(林)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200mm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随着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塔状峰丘增多;溶丘,峰丛(林)不发育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100mm的威宁-毕节以北的黔西北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北的溶蚀侵蚀地貌类型区,(2)贵州石漠化程度与喀斯特地貌类型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较好,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不好。峰丛(林)地貌发育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区,黔中地区人口密度为300~400/km2,该区一些县的石漠化,远不如黔西南地区人口密度为200~300/km2或黔南地区人口密度为100~200/km2的严重。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全面破坏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主要驱动力,除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等少数地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原始森林无论是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还是低的地区,历史时期均已遭受全面的破坏。喀斯特坡地次生植被的恢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岩土组成,现代石漠化严重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下垫面地面物质组成的控制,也就是"石山"的多寡.
学科主题环境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3-30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598]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信宝,王世杰,白晓永,等. 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J]. 地球与环境,2013(1):1-6.
APA 张信宝,王世杰,白晓永,陈伟燕,&张思屿.(2013).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地球与环境(1),1-6.
MLA 张信宝,et al."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地球与环境 .1(2013):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