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Trace elements in sphalerite in Laochang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Lancang, 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Ye L(叶霖) ; Gao W(高伟) ; Yang YL(杨玉龙) ; Liu TG(刘铁庚) ; Peng SS(彭绍松)
刊名岩石学报
出版日期2012
卷号28期号:5页码:1362-1372
关键词闪锌矿 微量元素组成 喷流沉积 叠加改造 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 云南澜沧
其他题名云南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
中文摘要云南澜沧老厂是三江成矿带南段最重要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LA-ICPMS和ICP-MS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属于铁闪锌矿,形成于中温环境,以富Fe、Mn、Cd和In等元素为特征,其中Fe、Mn、Cd、In等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而Pb、Cu、Sn和Bi等元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以显微包裹体(方铅矿和黄铜矿等)赋存于闪锌矿中。本矿床闪锌矿中Fe和Mn等微量元素组成与VMS矿床类似,但In和Cd的异常富集可能暗示其独特的成矿机制。总体而言,其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和与燕山-喜山期花岗岩叠加改造作用有关的喷流沉积铅锌矿床(如云南白牛厂和广东大宝山)相似,而明显不同与矽卡岩型矿床(如核桃坪与鲁子园),更不同于MVT型铅锌矿床(牛角塘、会泽和勐兴)和金顶铅锌矿床。结合矿床产出地质特征,笔者认为云南澜沧老厂铅锌多金属矿区经历了古、中、新特提斯期不同程度的拉张与闭合发展演化,使矿床多期同位叠加成矿特征明显,其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具喷流沉积成因特征,深部喜山期花岗斑岩与铅锌成矿作用关系不大,但在其侵入过程中叠加改造作用使闪锌矿等硫化物组合及其微量元素组成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收录类别其它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5-06-18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147]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Ye L,Gao W,Yang YL,et al. Trace elements in sphalerite in Laochang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Lancang, Yunnan Province[J]. 岩石学报,2012,28(5):1362-1372.
APA Ye L,Gao W,Yang YL,Liu TG,&Peng SS.(2012).Trace elements in sphalerite in Laochang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Lancang, Yunnan Province.岩石学报,28(5),1362-1372.
MLA Ye L,et al."Trace elements in sphalerite in Laochang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Lancang, Yunnan Province".岩石学报 28.5(2012):1362-13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