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地区岩子脚锰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段建兵 ; 符亚洲 ; 肖加飞 ; 张正伟 |
刊名 | 矿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期号 | S1 |
关键词 | 锰矿床 斗南锰矿 滇东南 隐晶质 倘甸 褐锰矿 矿床分布 岩相古地理 同沉积作用 矿物学特征 |
中文摘要 |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中三叠世锰成矿域和主要的优质富锰矿产区,具有地域小而矿床分布集中的特点。目前该区已发现斗南、老乌、岩子脚、大箐、汤得、倘甸等矿床、矿点30余处,其中以斗南最为著名,有斗南锰矿带之称。前人对斗南锰矿带进行了许多矿床地质和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牟传龙等,1991;罗崇迅等,1992),但由于该区锰矿床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且矿物结晶程度差、多为隐晶质或显微隐晶质,因此,系统的矿物学工作开展较少,总体认识程度偏低。 |
学科主题 | 矿床地球化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6-09-01 |
源URL | [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749]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段建兵,符亚洲,肖加飞,等. 滇东南地区岩子脚锰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矿物学报,2015(S1). |
APA | 段建兵,符亚洲,肖加飞,&张正伟.(2015).滇东南地区岩子脚锰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矿物学报(S1). |
MLA | 段建兵,et al."滇东南地区岩子脚锰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矿物学报 .S1(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