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攀西地区白马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及钒钛磁铁矿矿床成因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琪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宋谢炎
关键词峨眉大火成岩省 攀西地区 白马基性层状侵入体 钛铁氧化物 岩浆多次贯入 硫化物熔离 高钛玄武岩
学位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中文摘要四川二叠纪白马基性层状侵入体位于中国西南部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岩体西倾,南北向长约24千米,厚约2千米。根据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可将白马岩体划分为两个主要岩相带:含厚层钒钛磁铁矿矿层的下部岩相带(LZ)和含磷灰石的上部橄长岩、辉长岩岩相带(UZ)。其中LZ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LZa和LZb。根据岩石结构及磁铁矿矿物成分判断,白马岩体的矿物结晶序列为:富Cr的钛磁铁矿 ? 斜长石(An67-54)+富Cr的钛磁铁矿 ? 橄榄石(Fo74-55)+钛铁氧化物+斜长石±富Cr的钛磁铁矿 ? 斜长石+橄榄石+钛磁铁矿+单斜辉石 ? 斜长石+橄榄石+钛磁铁矿+单斜辉石+磷灰石。 白马岩体较低的橄榄石牌号和在单斜辉石中大量钛铁氧化物出溶现象,暗示白马岩体的母岩浆是强烈演化的富铁、钛的岩浆。通过MELTS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得到,在对氧封闭的体系下,原始的苦橄质岩浆经过大量硅酸盐矿物结晶分异(~61%),可以形成富铁、钛,高氧逸度的残余岩浆。当这种残余岩浆上升到地壳浅部时,钛铁氧化物可以是较早结晶的矿物相。 白马岩体中橄榄石普遍具有较低的CaO含量(0.02-0.08 wt%),并且MELTS模拟得到的浅部岩浆房中结晶的橄榄石和斜长石牌号吻合的比较好,暗示富钙围岩同化混染可能并不是造成白马岩体氧逸度升高,钛铁氧化物较早结晶的必要条件。岩体底部LZa中三次较明显的全岩Cr含量突变,伴随斜长石An牌号的突变暗示,岩体底部至少经历了三次较原始的富Cr的岩浆沿岩浆房底部贯入。频繁地富铁、钛岩浆贯入及重力结晶分异是导致白马岩体底部形成厚层钒钛磁铁矿的关键。 白马岩体大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Cu/Pd 比值(1.9×106 - 6.1×104)和较低的Pd/Zr 比值(<0.1),这些特征暗示白马岩体的母岩浆经历了早期硫化物熔离。所有样品均具有略低的(87Sr/86Sr)(260Ma)值(0.7047-0.7052)和正εNd(260Ma)值(+1.3~+3.1),暗示陆壳混染在白马岩体成岩过程中影响不大。幔源的δ34S特征(0.6‰~2.7‰)及较原始地幔低的S/Se比值(714~2240)暗示没有外界S加入。PGE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结合MELTS计算得到,硅酸盐矿物高程度结晶分异(~59%)是导致白马岩体的原始岩浆在深部发生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原因。白马岩体中IPGE与PPGE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PGE与全岩V、Cr、S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说明硫化物是控制PGE分配的主要矿物。全岩S与Cr、FeOT+TiO2和V良好的相关性,结合MELTS模拟计算得到,白马岩体的母岩浆在浅部岩浆房发生了二次硫化物熔离,而钛铁氧化物早期结晶分异导致的岩浆中Fe2+大量降低,是导致硫化物发生二次熔离的原因。 白马岩体的PGE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与攀西地区内部的高钛玄武岩PGE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吻合较好,暗示两者是同源的,两者经历了相同的岩浆演化路线。白马岩体的母岩浆是原始岩浆达到硫饱和之后侵位的,而峨眉山高钛玄武岩的母岩浆则是在原始岩浆达到硫饱和之前即喷出或侵入浅部。白马岩体LZa中三个富Cr,高An牌号的样品显示出铂族元素略富集的特征,暗示岩体底部新贯入的较原始的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可能吸收了残留在岩浆通道中的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攀西地区外部的高钛玄武岩较攀西地区内部的高钛玄武岩演化程度更高。 
学科主题矿床地球化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12-19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849]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_研究生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晓琪. 攀西地区白马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及钒钛磁铁矿矿床成因[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