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常士秋1,2; 王道杰1![]() ![]() ![]() |
刊名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41期号:10页码:61-67 |
关键词 | 泥石流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对策 |
ISSN号 | 1000-5471 |
通讯作者 | 王道杰 |
中文摘要 |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传统的泥石流防治多注重岩土工程措施轻生态工程措施,而生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关键是对流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基于此,选择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功能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实现既防治泥石流灾害又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合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泥石流灾害特征以及防治工程的可操作性,将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9个二级生态功能小区,分析了每个小区的生态功能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和重点治理对象. |
收录类别 | 北大中文核心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8278]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常士秋,王道杰,张淑娟,等. 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10):61-67. |
APA | 常士秋,王道杰,张淑娟,范天华,&何松膛.(2016).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10),61-67. |
MLA | 常士秋,et al."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10(2016):61-6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