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方精云; 于贵瑞; 任小波; 刘国华; 赵新全 |
刊名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30期号:6页码:848-857+875 |
关键词 | 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吸收 生态工程 中国 |
其他题名 |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under Climate Change —Progress on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from the CAS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
产权排序 | 5 |
合作状况 | 国内 |
中文摘要 |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在中国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约16 000个野外样地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开展了6大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应评估和4个典型区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和示范的综合研究。在全国尺度上准确评估了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科学评估了中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固碳效应,并发展了兼顾社会经济和固碳效应需求的区域可持续新模式。此外,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首次在国家尺度构建了科学的、可核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清查实体数据库,不仅可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间谈判提供重要数据,还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学科主题 | 生态研究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7701] ![]() |
专题 | 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方精云,于贵瑞,任小波,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6):848-857+875. |
APA | 方精云,于贵瑞,任小波,刘国华,&赵新全.(201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30(6),848-857+875. |
MLA | 方精云,et al."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 30.6(2015):848-857+87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