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化对沼泽湿地土壤铁分异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于秀丽; 姜明; 于晓菲; 邹元春 |
刊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44期号:6页码:79-83 |
中文摘要 | 利用沼泽湿地中距离渠岸不同位置所形成的沼泽土壤水文植被特征的差异,通过原位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和土壤溶液,比较了湿地土壤固相和液相中铁的空间分异,分析了沟渠化对这种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铁量呈距离沟渠越近其质量分数越高,总铁量从沟渠边( 25.17±4.06) g /kg下降到8.8 m外的( 21.81±3.47) g / kg,减少了13.35%;无论溶解性亚铁( Fe~(2+) ) 、溶解性高铁( Fe~(3+) )还是溶解性总铁,都表现为随沟渠距离增加,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即距离沟渠4.4 m处溶解性铁质量浓度最高( ( 1.75±0.95) mg /L) ;以溶解性亚铁( Fe~(2+) )与溶解性高铁( Fe~(3+) )质量浓度比,表征的土壤氧化还原环境以距离沟渠6.6 m处还原性最强。沟渠对天然湿地的穿过显著影响土壤铁的分布,导致部分铁通过土壤表层( 0~ -10 cm)的冲刷和中上层土壤( -20~ -40 cm)的侧向渗流从沟渠两侧土壤向沟渠汇集,从而导致天然湿地土壤铁的流失。土壤pH值和水势是影响土壤铁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
源URL | [http://159.226.123.10/handle/131322/6945] ![]() |
专题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_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于秀丽,姜明,于晓菲,等. 沟渠化对沼泽湿地土壤铁分异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44(6):79-83. |
APA | 于秀丽,姜明,于晓菲,&邹元春.(2016).沟渠化对沼泽湿地土壤铁分异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44(6),79-83. |
MLA | 于秀丽,et al."沟渠化对沼泽湿地土壤铁分异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44.6(2016):79-8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