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金丝猴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潘登1,2,3; 李英1,2,3; 胡鸿兴4; 蒙世杰5; 门正明6; 符云新2,7; 张亚平[*]1,2
刊名科学通报
出版日期2005
卷号50期号:22页码:2489-2494
关键词川金丝猴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通讯作者zhangyp1@263.net.cn, zhangyp@public.km.yn.cn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前人在对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群体的44个核基因座位的蛋白质电泳的研究中未检出多态,从而造成对其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水平仍然知之甚少.为了获取足够的信息并进一步研究川金丝猴在核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检测了来自于3个川金丝猴主要栖息地的32个样本的14个微卫星座位.同预期的一样,在这些微卫星座位上检测到了多态.所有地方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均大于0.5.3个地方群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分化,其中秦岭和神农架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最弱.岷山群体和秦岭群体在近期可能均经历了瓶颈效应.对地方群体间有效群体大小比率的估计和群体大小比率的野外观测值非常接近.通过比较线粒体数据,推测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对其群体的遗传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不高于其他的濒危动物,因此仍然需要采取有效的遗传保护措施.
收录类别其他
资助信息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号: 2005PG11)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021004, 30430110)资助项目.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8-10
源URL[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1144]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分子进化基因组学
昆明动物研究所_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3
2.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9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4.武汉大学资源和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5.西北大学生物系, 西安 710069
6.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学系, 兰州 730070
7.Human Genetics Cent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Houston, Texas 77030, USA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登,李英,胡鸿兴,等. 川金丝猴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研究[J]. 科学通报,2005,50(22):2489-2494.
APA 潘登.,李英.,胡鸿兴.,蒙世杰.,门正明.,...&张亚平[*].(2005).川金丝猴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研究.科学通报,50(22),2489-2494.
MLA 潘登,et al."川金丝猴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研究".科学通报 50.22(2005):2489-249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