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程鹏1; 孙一丁2; 马继琼2; 许明辉[*]2; 刘辉3; 曾千春1; 王炎炎2
刊名分子植物育种
出版日期2015
卷号13期号:6页码:1233-1238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 野生稻 Os POX1基因 遗传变异
其他题名Genetic Variation Analysis of Peroxidase Gene OsPOX1 in Rice
通讯作者xuminhui@sohu.com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本研究对来自世界不同稻区的29份亚洲栽培稻和7份野生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 POX1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s POX1编码区序列中存在6个变异位点,Tajima’s D检验表明符合中性进化规律,所有供试材料可归为六种单倍型。籼稻和粳稻均有优势单倍型,粳稻优势单倍型是H1,籼稻优势单倍型是H3,两个亚种在此位点上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所有热带粳稻与温带粳稻共同享有单倍型H1,不存在明显的分化,Os POX1位点的变异与温度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多数香稻(ARO)和AUS型品种具有H1单倍型,偏粳稻;4份O.nivara共享籼稻的优势单倍型H3,而3份O.rufipogon分别独享3个H4、H5、H6单倍型,与栽培稻不同,表明O.nivara与栽培稻亲缘关系更近,而与O.rufipogon较远。进化树分析表明H2单倍型与其他单倍型存在显著的差异。各单倍型编码蛋白并不存在差异,表明该基因功能在水稻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各水稻类型的分化形成无关。
收录类别其他
资助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331);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020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FZ146)共同资助
语种中文
源URL[http://159.226.149.26:8080/handle/152453/9489]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基因起源组
作者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5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 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3
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程鹏,孙一丁,马继琼,等. 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5,13(6):1233-1238.
APA 李程鹏.,孙一丁.,马继琼.,许明辉[*].,刘辉.,...&王炎炎.(2015).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分子植物育种,13(6),1233-1238.
MLA 李程鹏,et al."水稻过氧化物酶基因OsPOX1遗传变异分析".分子植物育种 13.6(2015):1233-123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