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凤鹛属鸟类(Yuhina, Aves)的系统发育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淑霞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杨君兴 ; 杨岚 ; 杨晓君
关键词凤鹛属 系统发育分析 线粒体基因 分支系统学分析 形态学特征
学位专业动物学
中文摘要本研究以凤鹛属(Yuhina)鸟类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分子生物学性状和形态学性状来重建凤鹛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南亚地区鹛类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内群不仅包括了凤鹛属(11种中的10种),而且还包括了菲律宾特有穗鹛属(Stachyris)和绣眼鸟属(Zosterops)等近缘种。通过测定线粒体上两个蛋白编码基因Cyt b、ND3的全长序列和两个RNA编码基因 12S, 16S的部分序列,得到长度为2379bp的联合序列,使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菲律宾岛特有的穗鹛(金冠穗鹛S. dennistouni、纹穗鹛S. striata、怀氏穗鹛S. whiteheadi)与绣眼鸟属(暗绿绣眼Z. japonicus、红胁绣眼Z. erythropleurus、灰腹绣眼Z. palpebrosus)聚为一支,位于凤鹛属支系内部。通过凤鹛、菲律宾穗鹛、绣眼鸟三个类群羽冠性状演化趋势的分析,发现羽冠性状在菲律宾特有穗鹛和绣眼鸟支系中发生丢失。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新发现纹喉凤鹛Y. gularis与棕肛凤鹛Y. occipitalis是姐妹群,黄颈凤鹛Y. flavicollis和白项凤鹛Y. bakeri是姐妹群,这两个姐妹群又聚为一大支的关系。 在分类问题上,暗绿绣眼、红胁绣眼和灰腹绣眼在本研究中与鹛类表现出近缘关系,与前人使用绣眼鸟属其它物种进行的相关研究显示出高度一致性,说明绣眼鸟属的系统学地位存在很大疑问,应该扩大取样进行深入研究。栗冠凤鹛Y. everetti与栗耳凤鹛Y. castaniceps聚为姐妹群的关系,但是二者之间较小的遗传距离和形态学差别显示二者之间应该为亚种关系,而不是种级关系。依据栗耳凤鹛特有的尾羽形态提出的Staphiada属没有得到本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的支持(Harrison, 1986a, b)。在白腹凤鹛Y. zantholeuca不属于凤鹛属支系这一结果的提示下,发现白腹凤鹛独有的形态学特征,例如羽冠由冠羽形成、鼻孔半裸露、飞羽外翈没有异色羽缘,这些独有的特征与其特殊的系统学地位相对应。因此,我们支持前人提出的将白腹凤鹛从凤鹛属中分出去,单独成Erpornis属的建议(Cibois et al., 2002)。 在历史生物地理学方面,根据菲律宾特有穗鹛和绣眼鸟的近缘关系,认为菲律宾特有穗鹛的祖先具有与现在绣眼鸟一样的跨海迁移的能力,在中新世末期(5.74Mya)由喜马拉雅地区或印度支那起源地经大巽他地区扩散到菲律宾岛屿上,经过长期独立进化后,形成现在高度特有的穗鹛支系。更新世冰期时,大巽他地区海平面下降,使栗冠凤鹛得以扩散至婆罗州(1.66Mya)。在上新世初期台湾岛成陆后,由于台湾岛与中国大陆相连,褐头凤鹛Y. brunneiceps的祖先扩散至台湾岛屿上(5.05Mya)。高黎贡山为第四纪冰期时凤鹛属鸟类的避难场所,因此形成了现在凤鹛属鸟类在高黎贡山地区密集分布的格局。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青藏高原上植被带的变化和喜马拉雅山南麓在第四纪冰期中避难所的作用,是纹喉凤鹛、棕肛凤鹛、黄颈凤鹛、白项凤鹛等种类现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密集分布的可能原因。 在凤鹛属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基础上,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凤鹛属除白领凤鹛外其它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使用最先分化出来的白领凤鹛为外群以外群比较法进行51个形态学特征的性状极化,使用最大简约法分析后,结果不仅支持一些分子系统学揭示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例如,栗耳凤鹛与栗冠凤鹛姐妹群的关系,黑颏凤鹛和褐头凤鹛姐妹群的关系,三种绣眼鸟聚为一支,再与怀氏穗鹛聚为一个大支;而且发现了新的系统关系,黄颈凤鹛与缅甸凤鹛Y. humilis是姐妹群,具有浅色下体的凤鹛属物种具有较近的系统关系。分子数据和形态数据对凤鹛属系统发育树中部节点解决能力的差异,说明凤鹛属物种之间分化间隔时间很短。 通过综述近年来核基因在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建议未来研究中增加核基因的内含子序列,例如肌球素基因内含子2( myoglobin intron Ⅱ)或β纤维蛋白原基因内含子7(β-fibrinogen intron7, β-fibint 7)来解决本研究中未确定的末端分枝分歧顺序。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14
源URL[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6138]  
专题昆明动物研究所_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
昆明动物研究所_鸟类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淑霞. 凤鹛属鸟类(Yuhina, Aves)的系统发育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