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Rhinopithecus)胃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彭燕章[1]; 张耀平[1]; 叶智彰[1]; 刘瑞麟[1] |
| 刊名 | 动物学研究
![]() |
| 出版日期 | 1983 |
| 卷号 | 4期号:2页码:167-176 |
| 关键词 | RHINOPITHECUS 疣猴 胃底 营养需要 差异系数 |
| 合作状况 | 其它 |
| 中文摘要 | 灵长类胃的形态结构与食物有着密切关系,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是对食物的选择性适应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些猴类的胃的形态结构、发酵与营养需要等已有较详细的研究(Owen,1833—35,Sonntag,1921;Ayer,1948;Hill,1952;Kunn,1964和Siwek,1979等)。Chivers and Hladik(1980)用肠差异系数对48种哺乳动物180个个体的胃肠道形态结构与食物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和评述。 |
| 收录类别 | 其他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0-07-28 |
| 源URL | [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457] ![]()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其他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彭燕章[1],张耀平[1],叶智彰[1],等. 金丝猴(Rhinopithecus)胃的研究[J]. 动物学研究,1983,4(2):167-176. |
| APA | 彭燕章[1],张耀平[1],叶智彰[1],&刘瑞麟[1].(1983).金丝猴(Rhinopithecus)胃的研究.动物学研究,4(2),167-176. |
| MLA | 彭燕章[1],et al."金丝猴(Rhinopithecus)胃的研究".动物学研究 4.2(1983):167-17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