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及与其他灵长类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贵波1,2; 彭燕章1; 叶智彰1 |
刊名 | 解剖学报
![]() |
出版日期 | 1996 |
卷号 | 27期号:1页码:96-99 |
关键词 | 胃底乳突 显微结构 食性 灵长类 |
ISSN号 | 0529-1356 |
中文摘要 | 对黑叶猴、菲氏叶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胃底的组织学结构的研究, 及对白眉长臂猿、红面猴、猕猴和懒猴的胃底结构的比较, 并探讨灵长类胃底显微结构与食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 几种疣猴胃底内表面均具有绒毛样的胃底乳突, 这可能与长期适应叶类食物有密切关系, 并可能是疣猴类或亚洲疣猴胃底结构的共同特征。在疣猴科的几个种中, 胃底表面都覆盖有厚厚一层酸性粘多糖, 且都含有Alcian蓝染色物质, 这可能表明此类细胞的分布既有种属差异, 也与食性有关。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资助信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原文出处 | 199627196.pdf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8-24 |
源URL | [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3417]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其他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 2.现在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免疫室工作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贵波,彭燕章,叶智彰. 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及与其他灵长类的比较研究[J]. 解剖学报,1996,27(1):96-99. |
APA | 杨贵波,彭燕章,&叶智彰.(1996).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及与其他灵长类的比较研究.解剖学报,27(1),96-99. |
MLA | 杨贵波,et al."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及与其他灵长类的比较研究".解剖学报 27.1(1996):96-9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