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 uPA, PAI-1和 PAI-2在人和恒河猴胎盘中的原位杂交和荧光免疫定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以训1; 胡召元1; 冯强1; 邹如金2; Ockleford CD3 |
刊名 | 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
![]() |
出版日期 | 2000 |
卷号 | 9期号:1页码:1-9 |
关键词 | placenta fetal membran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In situ hybridization |
其他题名 |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fluoflurescent Localization of tPA,uPa,PAI-1 and PAI-2 in Human and Rhesus Monkey Placentae |
中文摘要 | 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免疫定位方法研究了组织型(t)和尿激酶型(u)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uPA和相应的抑制因子PAI-1、PAI-2在人和恒河猴胎盘中的定位和分布。结果表明:(1)激活因子tPA、uPA(Fig.1&4)和抑制因子PAI-1(Fig.2)、PAI-2(Fig.3)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定位于两者胎盘的相同部位;(2)它们主要分布在绒毛干和蜕膜的血管壁、 ROhr’s和Nitabuch’s纹间的基盘外绒毛滋养层细胞、滋养壳、蜕膜细胞和腺体细胞。并且发现;tPA和它的抑制因子PAI-1更明显地定位于邻近母体组织离层界面的区域,而uPA和抑制因子PAI-1更集中在绒毛滋养层和外绒毛滋养细胞中;(3)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定位和分布基本上一致,但是、在绒毛核体滋养层细胞上未发现其mRNA表达,却有很强的免疫荧光的分布;(4)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合成和分布部位与其作用底物,即纤蛋白类分子的产生部位一致;(5)未发现上述分子在人和恒河猴胎盘分布上的不同。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妊娠的各个阶段 PA和它的抑制因子协同表达,局限在作用范围很小的特定产生底物的区域。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维持正常妊娠所必需。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资助信息 | WHO/Rockefeller Foundation (RF96020#78);Welcome Trust(058659/2/99/2);Royal Society of UK !(RL/ART/CAN/JPQ768) |
语种 | 英语 |
公开日期 | 2013-07-03 |
源URL | [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7542]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其他 昆明动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100080 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研究中心,中国昆明650223 3.Leicester大学医学院临,英国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以训,胡召元,冯强,等. tPA, uPA, PAI-1和 PAI-2在人和恒河猴胎盘中的原位杂交和荧光免疫定位[J]. 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2000,9(1):1-9. |
APA | 刘以训,胡召元,冯强,邹如金,&Ockleford CD.(2000).tPA, uPA, PAI-1和 PAI-2在人和恒河猴胎盘中的原位杂交和荧光免疫定位.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9(1),1-9. |
MLA | 刘以训,et al."tPA, uPA, PAI-1和 PAI-2在人和恒河猴胎盘中的原位杂交和荧光免疫定位".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 9.1(200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